(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1.理解并掌握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运用于德育实践。
2.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熟悉党和国家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能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3.了解和掌握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应达到的专业要求,增强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了解和掌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有关 “教师”、“学生”等的规定和要求,做到依法从教。
三、考试内容模块及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以及广西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心理学。
1. 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明确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2. 学生心理。
(1)了解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2)理解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的内涵。
(3)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应用。
(4)阐述学生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并分析其对教师的教学的影响。
3. 教师心理。
(1)阐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与特征。
(2)理解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3)了解师生的相互作用。
(4)掌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以及进行教学反思训练的途径。
(5)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并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4. 学习心理。
(1)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
(2)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应用;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4)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的含义。
(5)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明确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6)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结合实际分析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7)了解学习策略、元认知的概念。
5. 教学心理。
(1)了解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2)了解布罗菲和伊伏特旬划分的课堂管理的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