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教育科学研究基础知识。
(1)了解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教学法。
1.教学目标。
(1)掌握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和价值取向。
(2)了解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3)掌握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陈述的三维表述方式。
(4)能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陈述和评价。
2.教学过程。
(1)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2)了解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3.教学内容。
(1)掌握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2)了解教学内容的特性。
(3)掌握课程标准的意义、性质和内容。
(4)了解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及学生生活的关系。
(5)掌握教学内容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6)了解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
(7)掌握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4.教学行为。
(1)了解有效教学行为的标准和特征。
(2)掌握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行为、教学实施行为和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
(3)掌握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和具体要求。
(4)能运用相关理论对课堂教学实施进行恰当评价。
5. 教学组织形式。
(1)了解班级授课制的含义、特点、优势和局限。
(2)掌握合作学习的内涵、形式和具体要求。
(3)了解当代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6.教学媒体。
(1)了解教学媒体对课程教学领域的影响。
(2)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7. 教学评价。
(1)了解教学评价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2)掌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四、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五、试卷结构
(一)题型与分值。
题型
|
题量
|
分值
|
单项选择题
|
约60
|
约30
|
多项选择题
|
约15
|
约30
|
判断题
|
约20
|
约10
|
材料分析题
|
约10 |
约30
|
合计
|
105
|
100分
|
(二)考试内容与分值。
考试模块
|
分值
|
教学目标
|
约5
|
教学过程
|
约5
|
教学内容
|
约10
|
教学行为
|
约10
|
教学组织形式
|
约5
|
教学媒体
|
约5
|
教学评价
|
约5
|
学校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约5
|
教育学基本原理
|
约15
|
中小学教育相关知识
|
约15
|
班级管理的原理与组织
|
约15
|
教育科学研究基础知识
|
约5
|
合计
|
10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