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第七章重点知识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5月10日
 第七章 教学(上)

  1.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②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③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作为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多种形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课前准备、上课、作业、练习、辅导、评定等都属于教学活动。教学作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 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3. 教学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②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③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4. 教学的一般任务 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 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重要任务)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6. 教学过程的理论是教学的基本理论 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一行的统一过程。后来的儒家思想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7. 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 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其观点如下:⑴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活动。其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⑵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学生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认识的间接性 ②认识的交往性 ③认识的教育性 ④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形成学生(主体)--课程与教材(客体)--教师(领导)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

首页 1 2 3 4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