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班级是展开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简答)班级管理的功能?①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②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③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简答)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①常规管理;②平行管理;③民主管理;④目标管理。
开展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
(07论述)平行管理(班主任如何根据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来处理个别与集体关系?答:马卡连柯认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班级,然后通过这个学生集体与教师一起去影响这个学生,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班主任实施平行管理时,首先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使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的力量;其次要通过转化个别学生,促进班集体的管理与发展。总之,要实施对班集体与个别学生双管齐下、互相渗透的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目的: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目标管理的理论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法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
(05论述)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答:㈠ 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①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②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㈡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①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②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③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判断)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不能称为班集体。
(08简答)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①明确的共同目标;②一定的组织机构;③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④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07简答)班集体的教育作用?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