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客户
知识点: 熟知业务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熟知向客户推荐的金融产品的特性、收益、风险、法律关系、业务处理流程及风险控制框架。
银行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从业人员所处的岗位或其承担的职责有所不同,但对银行业务应有全面了解,尤其要对本岗本职工作有较为专业、深人的理解。对一些重要的业务岗位或承担管理职能的人员来说,具有广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以及相当的从业经验更是履行其职责的前提条件。
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设立商业银行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必须有具备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此外,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以及《外资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等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任职资格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对银行业一般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及从业资格,我国的法律法规还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作为一名银行业从业人员,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
一是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状况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对银行在现代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了解。
二是熟知与自身岗位相关的银行业务及与管理有关的法规,并对金融监管体制和所从事业务涉及的监管规定有较为深人的了解。
三是具备胜任本职工作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熟练的从业技能,是银行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在金融产品、制度、科技不断变化和创新的当代,从业人员还应坚持学习,确保知识得到更新,业务技能不断获得提高。因此,从业人员应当利用各种机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钻研新业务。掌握新知识。
监管规避
银行业从业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应当树立依法合规意识。不得向客户明示或暗示规避金融、外汇监管规定。
银行业务涉及的法律法规较为庞杂,总而言之,实际工作中涉及的法律及监管规则大体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1.适用于所有营利性机构的法律法规:如会计、税收、工商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些法规对所有经营性企业具有广泛适用性,银行也不例外。
2.直接与银行和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如《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外汇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监管机构根据上述法律制定的有关监管规则和指引。此外,还包括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对跨多个监管领域的产品发布的规则,如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兼业代理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关于基金托管等业务的规定。
银行违反禁止性、授权性或程序性规定将会对其产生直接不利的后果。因此,银行业从业人员应该特别留意这些规定,必须做到:
1.树立依法合规经营意识,认识到合规经营是银行从事所有活动的前提;
2.熟知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尤其是禁止性、义务性以及程序性规定;
3.根据立法本意正确理解监管规则中禁止性、义务性及程序性规定。
实践中,以下存在明显不妥的行为,有可能会对从业人员及其所在机构产生不利影响。
1.以明示或暗示方式向客户提供规避法律、法规规定的建议;
2.明知所经办的业务是为了逃避监管规定或规避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但仍不按照内部流程进行必要的报告,默许甚至提供协助;
3.出于私情,向亲朋好友提供规避监管规定的意见和建议,并利用其所在机构的资源,为这些行为提供方便。
岗位职责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业务操作指引,遵循银行岗位职责划分和风险隔离的操作规程.确保客户交易安全。
(一)不打听与自身工作无关的信息;
(二)除非经内部职责调整或经过适当批准.不代其他岗位人员履行职责或将本人工作委托他人代为履行;
(三)不得违反内部交易流程及岗位职责管理规定将自己保管的印章、重要凭证、交易密码和钥匙等与自身职责有关的物品或信息交与或告知其他人员。
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是银行日常运营中面临的两种主要风险。为防范这些风险,商业银行对各个岗位的职责有明确划分,并在业务流程和权限方面进行控制,使每笔业务都经过相应的复核和审批程序。作为一名从业人员,必须遵循所在机构业务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