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银行从业公共基础章节知识点(第十章第一节)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7月8日

 岗位职责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业务操作指引,遵循银行岗位职责划分和风险隔离的操作规程.确保客户交易安全。
  (一)不打听与自身工作无关的信息;
  (二)除非经内部职责调整或经过适当批准.不代其他岗位人员履行职责或将本人工作委托他人代为履行;
  (三)不得违反内部交易流程及岗位职责管理规定将自己保管的印章、重要凭证、交易密码和钥匙等与自身职责有关的物品或信息交与或告知其他人员。
  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是银行日常运营中面临的两种主要风险。为防范这些风险,商业银行对各个岗位的职责有明确划分,并在业务流程和权限方面进行控制,使每笔业务都经过相应的复核和审批程序。作为一名从业人员,必须遵循所在机构业务操作规程。

  利益冲突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坚持诚实守信、公平合理、客户利益至上的原则.正确处理业务开拓与客户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按照以下原则处理潜在利益冲突
  (一)在存在潜在冲突的情形下。应当向所在机构管理层主动说明利益冲突的情况.以及处理利益冲突的建议;
  (二)银行业从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购买其所在机构销售或代理的金融产品.或接受其所在机构提供的服务时.应当明确区分所在机构利益与个人利益,不得利用本职工作便利。以明显优于或低于普通金融消费者的条件或价格与其所在机构进行交易。
  根据本条规定,妥善处理利益冲突对于银行业从业人员而言意味着从业人员有两个方面的义务:
  1.主动避免利益冲突。如主动避免参与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业务、项目;主动避免任职于可能产生利益冲突的岗位。
  2.在利益冲突发生之时,应申请回避或根据“正常交易原则”,向管理层、利益相关人充分披露利益冲突的信息,以确保交易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具体而言,从业人员的以下行为存在明显不当,这些行为有时还会给个人带来行政或刑事上的责任:
  1.不执行有关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限制性规定,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优于一般交易的贷款,或以优于一般交易的条件与关系人达成交易;
  2.不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的要求,执行回避制度,在存在利益冲突时不作任何披露而参与业务经营决策或交易处理;
  3.不当利用朋友关系、亲属关系或同事关系,向客户推销不适合的产品和服务;
  4.利用在银行工作的优势,在没有明确的内部优惠政策的情况下,以明显优于其他普通金融消费者的条件购买本机构销售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
  5.利用在银行工作的优势,以明显优于其他普通金融消费者的条件为亲属或朋友等提供金融产品,损害所在机构的利益;
  6.同时承担着其他社会职务或在其他机构兼职工作的银行业从业人员,利用其在银行工作的便利为其他机构获取优于一般消费者的利益,或有利用其在其他机构兼职的便利,为所在机构获得明显不适当的利益。

  内幕交易   
  银行业从业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禁止内幕交易的规定。不得将内幕信息以明示或暗示形式告知法律和所在机构允许范围以外的人员,不得利用内幕信息获取个人利益,也不得基于内幕信息为他人提供理财或投资方面的建议。
  以证券市场为例,内幕交易危害很大,具体体现在:
  1.违反了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侵犯了不特定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内幕交易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利益。《证券法》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向投资者及时公布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建立一种全面、公开、可信的信息披露制度,才能取得公众的信任。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危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正性,损害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的正常发展。
  3.内幕交易扰乱了证券市场秩序。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人为造成股价波动,损害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
  中国金融业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因此,银行业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内幕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当其所在机构为上市银行之时,获知有关本机构的内幕信息。
  2.在履行基金托管、账户托管或其他义务的过程中获知内幕信息。
  作为一名银行业从业人员,应该熟知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职业操守对内幕信息和内幕交易的禁止规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恪守有关内幕信息和内幕交易的禁止性规定。
  1.不在不当时间和地点谈论工作话题;
  2.不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不应该知道该项信息的内部人员提及内幕信息;
  3.不违反有关规定,将内幕信息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告知自己的亲友;
  4.按照内部秘密信息保管规定妥善保管涉及内幕信息的文件和电子文档;
  5.不得采取匿名、假名或委托他人利用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为自己谋取不当利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