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银行从业公共基础章节知识点(第九章第二节)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7月8日
第二节 银行业从业基本准则
知识点:
  • 诚实信用
  • 守法合规
  • 专业胜任
  • 勤勉尽职
  • 保护商业秘密与客户隐私
  • 公平竞争
诚实信用:

  诚实信用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以高标准职业道德规范行事.品行正直,恪守诚实信用的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被视为民法中的“帝王原则”。诚实信用是任何行业规范所必须遵循的原则,银行业因其与一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公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高度的外部性,因而对从业人员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应当更高。   
  银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负债经营的行业,声誉是银行的生命线。声誉风险可能导致银行客户流失甚至银行挤兑,将银行置于濒临倒闭的边缘。银行业从业人员的诚信与否直接关系到其所服务的机构的声誉。因此,银行业从业人员对诚实信用的原则应该是实质意义上的恪守,不能够以任何理由违反和抗辩。品行正直是银行业从业人员的立身之本和基本要求,也是维护商业银行声誉的根本所在。从业人员品行不正虽然不违反法律法规,但也会给银行的声誉带来损失,还会为银行业欺诈种下祸根,外部人员也会利用从业人员的品行不端进行内外勾结的犯罪。因此。银行业从业人员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恪守诚实信用原则,保持个人品行正直,以免自己的行为给所在机构带来不良影响。

 守法合规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范以及所在机构的规章制度。
  银监会于2006年l0月公布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第三条将合规定义为商业银行经营必须与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相一致。
  法律法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具有较为宽泛的含义,包括由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同时还包括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
  自律规范是指由银行业协会经过其章程规定的程序通过的对全体会员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业规范及公约,如中国银行业协会制定的《中国银行业自律公约》、《中国银行业反商业贿赂承诺》以及本职业操守等。
  规章制度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制定的各项政策、操作程序和工作规范。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规章制度不得与法律法规及自律规范所确定的原则相冲突。
  树立合规经营意识,防范合规风险是银行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合规风险定义为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活动的合规是由其众多的从业人员合规构成的,任何一个银行业从业人员违反合规政策的行为都有可能给银行带来合规风险。《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第六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并将合规文化建设融人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确定合规的基调,确立全员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理念,在全行推行诚信与正直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合规意识,促进商业银行自身合规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专业胜任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格与能力。
  具备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是银行业从业人员从业的基本前提。
  由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银行业务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
  资格是指通过考试或认可而取得的各种资格,如通过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所获得的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通过司法部组织的国家司法考试所获得的法律职业资格以及通过财政部门考试获得的会计资格等。根据有关监管机构的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某些岗位只有具备相应的资格才能上岗。如《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人员除应具备相应的学历水平和工作经验以外,还应具备相关部门要求的行业资格。在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没有取得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就没有在银行业找到工作的可能。这种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银行业从业人员在专业上胜任本职工作,从而为银行稳健经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我国,此项工作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承担,正处于起步阶段。
  能力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所具备的技能,包括理论水平、实务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等。取得一定的从业资格认证,是从业人员具备从事岗位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证明。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