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教学媒体是为了使教学遵循这样一个顺序而进行:从经验的直接动作表征、经验的图像表征直到经验的符号表征。因此,教师要确定学生的当前经验水平,利用教学媒体融入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帮助学生整合新、旧经验,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同时,教师要注意在学习经验的具体性水平与学习时间的限制之间取得平衡。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的是,戴尔的经验锥形中没有列入多媒体计算机,这是受时代所限。在当今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对人们头脑中的传统教学媒体观念产生了冲击。多媒体计算机能集成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以及动画等多种媒体,并且有很强的交互作用,存储大量信息的能力以及虚拟现实的能力,而网络则提供了信息结构非线性与远程通讯能力,这些潜力是前述各种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极有助于营造出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现有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到组织形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因此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背景之一。
四、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课堂社会环境包括教师、学生和课堂隋境三个要素。
课堂物理环境除了自然条件(如光线、温度、空气及色彩等)外,课堂物理空间资源的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师如果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活动而配以相应的物理环境,将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一般说来,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按领域原则来安排课堂空间,即将课堂空间划分成一个个领域,某些领域只属于某个人,直到教师重新改变某人的位置为止,这种安排特别适合面向全班的课。第二种是按功能安排课堂空间,即将空间划分为各种兴趣范围或工作中心,每个人都能到达各种区域,这种安排最适合于小组同时进行各种不同的活动。当然,这两种方法并不相互排斥,可以组合使用。
尤其要提到的是学生座位的安排会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有研究表明,坐在教室前面几排以及中间几列的学生似乎是最积极的学习者,教师大多时间都站在这些座位的前面,师生之间的言语交流大多集中在教室的这一区域,其他位置尤其是后面座位的学生则难于参与,并且更容易走神。因此,教师要经常变换学生在课堂中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