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第十二章第二节)_第3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5月9日

  (三)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进行练习时,教师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与方法;在练习的数量、质量、难度、速度、独立程度和熟练程度、综合应用与创造性上,教师对学生都应有计划地提出要求,使学生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四)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可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演示前,要做好教具准备;演示时,要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需要思考什么问题。
  (五)游戏
  游戏是一种有吸引力且有一定教学效果的学习活动。它是参与者遵循所描述的规则努力达到具有挑战性目标的活动。
  (六)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得知识的方法。在使用讨论法时要注意,所讨论的问题对学生要有吸引力;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结束前,教师要做好总结,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七)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验法的关键是在实验前要做好实验用品准备和理论准备,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另外,教师要做好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以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投人实验。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还有参观法、实习作业法、读书指导法等。
  三、教学媒体
  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非投影视觉辅助,如黑板、实物、模型、图形、表格、图片以及提纲等;投影视觉辅助,如投影器和幻灯机等;听觉辅助,如录音机等;视听辅助,如电影、电视、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和远距离传播系统等。各种媒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综合权衡教学情景(如全班、小组和自学)、学生学习特点(如阅读、非阅读、视听偏好)、教学目标性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以及教学媒体的特性(如静止图像、动画、文字、口语)等方面的因素。戴尔(1946)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11种媒体,构成一个经验锥形(图12—1)。从锥体底部往上,直接经验逐渐减少,而抽象程度逐渐增加。
  

  在这一经验锥形中,学习者开始被看作是一个实际经验的参与者,然后是一个实际事件的观察者和中介事件(即通过某种媒体呈现的事件)的观察者,直至最后,是一个符号(表征某一事件)的观察者。这种排列有助于我们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先前经验水平选择适当的媒体。例如,在“有直接目的的经验”的水平上,儿童通过与实物、动物和人接触,“在做中学”。随着年龄的增加,图片或其他模拟的替代物能被用来获得某些经验。对于成熟的学习者,通过锥形顶端的“言语符号”进行阅读学习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