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保卫组:负责命题场所的外部保卫工作;负责对进出的外来人员、车辆进行查询;晚上就寝后,检查门窗的关闭和上锁情况;就餐时负责值班警戒;自由活动时间在活动区边缘负责警戒,防止命题人员跨越活动区域;负责收存命题人员所带的手机、电脑、u盘、纸张、笔记本、复习资料等与命题无关的资料和工具设备;负责监督对外联络电话的通话情况;负责安排执勤公安人员(武警)的工作。
(4)后勤组:负责安排好命题人员的食宿;协调改善食宿条件;检查餐厅、厨房等饮食场所和物品的卫生情况,确保饮食安全;协助医务人员做好防病就医工作;安排好命题人员的业余活动。
(5)排版组:应用试卷软件,对试卷进行排版,打印给命题专家进行校对,直至校对无误后定稿。
(6)联络组:负责与命题有关的场地和人员联络。
(7)纪检组:负责命题期间全过程的纪律检查。
3.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建立教师资格考试命题专家库,专家库成员从高等学校学科专家和优秀中小学教师中遴选。遴选时须严格审查、认定入库人员资格,遴选后对已入库的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专家库成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1)政治思想表现好,工作认真负责,组织纪律性强。
(2)本(或相近)学科专业毕业、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
(3)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4)曾参与过教师资格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或高校相关科目考试的命题工作。
第十七条 命题原则
命题工作应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基础性、公平性原则。命题要严格遵循命题依据,落实命题原则,履行命题程序,确保命题质量。保证知识、观点正确,语言表述规范,情景素材健康。杜绝偏题、怪题,确保试题具有科学合理的难度、信度和效度。
1.科学性原则。试题符合资格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符合考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
2.客观性原则。试题知识覆盖面广,内容效度高,充分反映学科主干知识和教学要求。
3.基础性原则。试题在充分反映学科主干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生掌握学科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情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公平性原则。试题涉及的所有内容适合全体考生,避免客观因素的影响,没有经济、文化、城乡、民族、性别等背景的差别。
第十八条 命题准备
1.印制好命题纸和命题工作保密合约等。
2.准备好各学科组记录本、草稿纸、绘图纸、笔、浆糊、剪刀、钉书机(针)、命题纸、命题资料、涉密计算机和绘图工具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