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5-3】157页,信用政策的改变,进一步考虑:销售增加引起存货增加而占用的资金。
【例5-4】158页,公司采用现金折扣政策
【例18】某企业预测的2007年度赊销额为3600万元,其信用条件是:n/30,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或有价证券利息率)为10%。假定企业收账政策不变,固定成本总额不变。该企业准备了三个信用条件的备选方案:
A: 维持n/30的信用条件;
B: 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60;
C: 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90;
为各种备选方案估计的赊销水平、坏账百分比和收账费用等有关数据见下表:
方案 |
A |
B |
C |
信用条件 |
N/30 |
N/60 |
N/90 |
年赊销额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资金 坏账损失/年赊销额 坏账损失 收账费用 |
3600 30 3600÷360×30=300 300×60%=180
2% 3600×2%=72 36 |
3960 60 3960÷360×60=660 660×60%=396
3% 3960×3%=118.8 80 |
4200 90 4200/360×90=1050 1050×60%=630 6% 4200×6%=252 144 |
信用条件分析评价表
方案 |
A |
B |
C |
信用条件 |
N/30 |
N/60 |
N/90 |
年赊销额 |
3600 |
3960 |
4200 |
变动成本 |
2160 |
2376 |
2520 |
信用成本前收益 |
1440 |
1584 |
1680 |
信用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坏账成本 收账费用 小计 信用成本后收益 |
180×10%=18
72 36 126 1314 |
396×10%=39.6 118.8 60 218.4 1365.6 |
630×10%=63 252 144 459 1221 |
按总额法 ,在这三种方案中,B方案的信用成本后收益最大,它比A方案增加收益51.6万元(1365.6-1314);比C方案的收益多144.6万元(1365.6-1221)。因此,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应选择B方案。
按差额分析法:
信用成本前的差量收益(B-A)=1584-1440=144(万元)
信用成本的差额(B-A)=218.4-126=92.4(万元)
信用成本后收益的差额=144-92.4=51.6(万元)
采用B方案比A方案多实现收益51.6万元,采用B方案。
按差额分析法:
信用成本前的差量收益(C-B)=1680-1584=96(万元)
信用成本的差额(C-B)=459-218.4=240.6(万元)
信用成本后收益的差额=96-240.6=-144.6(万元)
采用C方案比B方案少实现收益144.6万元,采用B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