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诋毁商誉行为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传播有关竞争对手的虚假信息,以破坏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五)商业贿赂行为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了获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向能够影响交易的人秘密给付财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行为。
(六)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
不当附奖赠促销,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违反法律规定,通过附带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为赠予或奖励,以促进销售的行为。
(七)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责任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知识产权,是权利主体对于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狭义的知识产权和广义的知识产权。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是指狭义的知识产权。其特点一般认为,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的特点。
一、专利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专利、专利权与专利制度
(二)专利权的客体
专利权的客体,是指专利权指向的智力成果。
1.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2.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三)专利权的主体
1.专利申请人
专利申请人,是指按照法律规定有权对发明创造或者设计提出专利申请的人。
(1)非职务发明的申请人。
(2)职务发明创造的申请人。
(3)继受取得申请权的专利申请人。
(4)外国申请人。
2.专利权人
专利权人,是指对于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授予的专利享有独占使用、收益和处分的人。
(四)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对于不同的客体,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不尽相同。
1.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条件
2.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条件
(五)授予专利权的程序
1.专利的申请
(1)申请的原则。
专利申请的原则包括书面申请原则、先申请原则、一申请一发明原则。
(2)专利申请文件。
(3)申请日和优先权。
2.专利申请的受理、审查和批准
发明专利申请一般需要经过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两个阶段;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只需经过形式审查。
(1)初步审查。
(2)公布申请。
(3)实质审查。
(4)专利复审。
(六)专利权的内容及其保护与限制
1.专利权的内容
专利权可以分为专利人身权利和专利财产权利两大类。专利人身权利,主要是指发明人、设计人的署名权;专利财产权利主要包括制造权、使用权、许诺销售权、销售权、进口权、转让权、许可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