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观题
主观题则要求学生自己组织材料,并采用合适的方式表达陈述出来。这类题型包括论文题及问题解决题。教师在评分时,对学生的回答需要给出不同量的分值,而不仅仅是满分或零分。
(1)论文题。论文题是指要求学生用文字论述方式阐述相关观点的题目,回答字数可以从几段到几大页不等。一般较常使用的有两种类型,有限制的问答题和开放式论文。有限制的问答题,是指教师对回答的内容和长度都有规定,如平时测验中的简答题等。例如,说明戊戌政变中的重要人物、事情经过以及结果。开放式论文,则允许学生在内容上可以自由选材、自由发挥,而且篇幅较长。论文题可以测验知识、理解或运用水平,也可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类比和评估知识的能力,还可考查学生组织信息或表达陈述某项意见的能力。
使用论文题也有不妥之处。首先,学生回答论文题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因此,在一份试卷里只能出现少量的题目,对课程内容的取样也就非常有限。通过增加小的论文题(即简答题或问答题),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其次,对于熟悉自己学生的教师,在判卷时很难做到客观,导致信度较低。在评分时,经常出现一种现象一一晕轮效应,即教师对学生的总体印象影响到对论文题目的评价。因为平时的接触或者前面几道题解答的情况,使得教师对学生形成了某种印象,从而影响到对之后题目的评判。
(2)问题解决题。问题解决题是向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和目标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间接测验,与前面提到的几种测验形式一样,是采用纸笔测验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或能力。学生在完成时,通常必须写出若干步骤或过程,以展现他的思路。评分时,按照步骤计分,如果缺少某些步骤就不能得分。平时的理科考试多出这种类型的问题解决题。
问题解决题的另一种方式则是直接测验。例如,为了考查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情况,让学生编制一份测验小学两步应用题的测题。由于它考查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有时我们又把这种形式叫做操作评价。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想一个可以解决学校垃圾处理问题的方案(要求只写可行性措施,不超过500字),或者要求学生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操作评价对于考查高级思维技能十分有效,但是往往费时费钱,而且主观性较大,并且效度也经常受到质疑。
(四)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1.信度
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例如,采用性格量表测量学生,他们在这一个月的结果,如果大致等于六个月前和三个月前的得分,那么我们就认为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