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第十五章第一节)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6月17日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一、教师的责任
  教师职业是世界上组织得最紧密的职业之一,所以教师组织在各领域能够起着并且正在起着极大的作用。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从师德上说,教师必须更加富有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更加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更加热爱教育事业。其次,从教师能力和作风来说,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能主动了解并参与学校事务和社会的变革;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以培养学生从容面对挑战的能力;要有民主的观念和作风,有全面的育人观,能因材施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有高尚的情操、广博的学识,有丰富的想象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有效提高教育的质量。另外,一名能够发挥作用的合格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想、道德素质和知识能力素养,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心理品质。
  二、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心理学家通过设计问卷,向学生做调查,了解他们喜欢与不喜欢的教师的特征,并对这些特征加以排序。根据这些研究,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多角色。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家长的代理人,他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知识传授者,他们希望教师具有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人,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等特征;如果他们把教师看成是模范公民,则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如果学生将教师看成是朋友、心理辅导者,则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特征。总之,要成为一位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好教师,教师本人不仅需要具有一般公民需要的良好品质,而且需要具备教师所需要的特殊品质。
  尽管上述调查列出的良好的教师特征像一面镜子,可以让教师加以对照和进行反思,但是这些调查不能告诉我们到底是教师的哪些特征导致了他们的事业成功。为此,心理学家对教师的特征与其事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
  三、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在智力与知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则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性。教师在这些方面能力较强,学生的成绩好。而且,教师的这些特点对小学生的影响更大。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