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四川教师资格心理学B内部资料:第8章学习策略及其培养
本章考点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1、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1956布鲁纳★★等人的工作。
2、学习策略:(1)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2)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3)是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3、学习策略的分类:
(1)尼斯比特和舒克史密:质疑、计划、调控、审核;
(2)麦卡夫(1990):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3)丹瑟斯(1985):主策略、辅策略。
4、儿童学习策略发展的三阶段:(1)儿童不仅不能自发地产生策略,而且即使别人教给他们某种策略,他们也不能有效地运用(2)虽然儿童不能自发地产生某种策略,但却可以在他人的指导下,学会某种策略,从而提高认知活动的反应水平(3)儿童可以自发地产生并使用策略。
第二节 元认知策略及其培养
1.元认知: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就包含元认知的思想。
2.元认知的结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识:它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他们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等问题的认知。
元认知体验:它是伴随认知活动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既包括知的体验,也包括不知的体验,在内容上可简单,也可复杂。
元认知监控: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制定计划、实行计划、检验结果、采取补救措施。
3、元认知策略:监控策略。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有四种:①计划监控②领会监控③策略监控④注意监控。
4、国外元认知培养的主要方式:自由放任式、直接传授式、元记忆获得程序模式、波利亚的启发式自我提问法。
5、元认知训练的主要内容: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材料的特点、学习任务与要求,灵活地制定相应的计划,采取适当的有效策略,并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地进行监控、反馈、调节,及时地修正策略和过程,以便尽快和有效地达到目标。实质上也就是设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