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四川教师资格心理学B内部资料:第9章动作技能获得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1月10日

2013四川教师资格心理学B内部资料:第9章动作技能获得

 本章考点
  动作技能的概念、动作技能的成分、动作技能的分类、动作技能形成要经历的阶段、动作技能迁移的定义、动作技能形成各阶段的表现、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练习和联系曲线的概念、练习的一般趋势、高原现象、动作技能形成的内部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外部条件、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动作技能的概述

  1、动作技能的构成:动作或动作组、体能、认知能力。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的、和力度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在本质上体现为按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的成套实际动作,是动作的连锁化,即动作一旦形成,只要动作刺激出现,就能自动地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反应过程,表现出迅速、准确、协调、流畅、娴熟的特点。
  2、动作技能的分类:(1)连续性动作技能和非连续性动作技能---根据主体对外部刺激的调节方式(2)封闭性动作技能和开放性连续性动作技能★--根据主体对外部条件的利用程度(3)精细动作技能和粗大动作技能---根据所涉及的骨骼、肌肉以及动作幅度的大小(4)工具性和非工具性动作技能—根据完成活动时是否需要凭借一定的工具。

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形成

  1、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费茨和波斯纳
  (1)认知阶段:动作技能形成的初期,学习者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解或观察他人示范的动作模式,或自己按照操作说明或使用手册的要求,试图对所学技能的任务、性质、要点进行分析、了解和领会。
  (2)联系形成阶段:这是把局部动作综合成更大单位,从认知方面转向动作方面,最后形成一个连贯的初步联系起来。
  (3)自动化阶段:这是动作的协调和技能的完善阶段,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各个局部动作联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的动作系统。
  2、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达到熟练操作。
  3、熟练操作:指动作已经达到较高速度,准确、流畅、灵活自如,且对动作组成成分很少或不必有意注意的状态。
  4、熟练操作具有的主要特征★:
  (1)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
  (2)能利用细微线索;
  (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4)形成动作程序的记忆图式;
  (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5、动作技能不易遗忘的原因:
  (1)动作技能是在大量练习基础上获得的。
  (2)许多动作技能是以有序连续的局部动作为基础,有序连续的动作只要出现某一局部动作,动作的其他连锁就会相应出现,因此有序连续的动作系统不易遗忘。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