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概念的功能:①称谓功能②简化认识功能③系统化功能④概念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没有概念就无法判断,进行逻辑推理。
3、概念的获得:(1)概念的形成: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2)概念的同化★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法。
4、概念的运用水平:知觉水平的运用、思维水平的运用
5、概念的教学方法:例证法、规例法
6、、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概念,在教学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2)突出关键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3)适当运用例证和比较(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7、原理: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言语说明。
8、原理学习的过程:(1)对原理所涉及的概念的学习(2)理解原理所描述的概念间的意义关系(3)将原理内化为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应的内在依据,在原理表述的基础上形成运用原理的智慧技能,甚至是相关的认知策略。
9、原理学习的方式:发现式原理学习的方式、接受式原理学习的方式
10、影响原理学习的方式的因素:对原理所涉及的概念的掌握、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言语组织。
11、问题解决: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过去所学原理的简单运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当常规或自动化的反应不适当当前的情境时,问题解决就发生了。在问题解决中,需要把简单原理重新组合,以适用于当前情境。
12、
问题解决学习的意义★:(1)促使学生形成逻辑的、科学的、创造性的思维;(2)使学生认识到教材上的知识的实践价值;(3)通过问题解决而亲自独立地发现的新知识、新规则记忆得更牢固,检索得更方便;(4)在紧张的智慧活动中获得喜悦和满意等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树立信心;(5)能使学生形成探索性的研究问题的心向,并获得一定的探索经验;(6)能促进学生发展对一般学习和某一学科的良好态度和兴趣。
13、问题解决的过程:(1)杜威的五步模式:①开始意识到难题的存在②识别问题③搜集材料并对之整理,提出假设④接受和拒绝假设⑤形成和评价结论(2)华莱士①准备②沉思③灵感或启迪④验证
(3)一般过程:①理解并表征问题②寻求解答的阶段③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的阶段④评价结果阶段
14、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问题情境、定势、功能固着、知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