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证券从业考试基础知识章节知识点第五章第四节_第3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6月15日

七、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中国内地资产证券化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发展较多波折,对国内证券市场产生的影响较小。1992年,三亚市开发建设总公司以三亚市丹州小区800亩(1亩=666.67平方米)土地为发行标的物,土地每亩折价25万元(17万元为征地成本,5万元为开发费用,3万元为利润),发行总金额为2亿元的三亚地产投资券,预售地产开发后的销售权益,首开房地产证券化之先河。
  2005年被称为“中国资产证券化元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和房地产证券化取得新的进展,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2005年12月,作为资产证券化试点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分别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和信贷资产为支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第一期资产证券化产品。2005年12月21日,内地第一只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广州越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交易。
  2006年以来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表现出下列特点:
  (1)发行规模大幅增长,种类增多,发起主体增加。
  (2)机构投资者范围增加。
  (3)二级市场交易尚不活跃。

八、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  1.足义
  其是运用金融工程结构化方法,将若干种基础金融商品和金融衍生产品相结合设计出的新型金融产品。
  2.类别
  (1)按联结的基础产品分类。
  其可分为股权联结型产品(其收益与单只股票、股票组合或股票价格指数相联系)、利率联结型产品、汇率联结型产品、商品联结型产品等种类。
  (2)按收益保障性分类。
  其可分为收益保证型产品和非收益保证型产品两大类,其中前者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保本型产品和保证最低收益型产品。
  (3)按发行方式分类。
  其可分为公开募集的结构化产品与私募结构化产品,前者通常可以在交易所交易。(4)按嵌入式衍生产品分类。
  其可以分为基于互换的结构化产品、基于期权的结构化产品等类别。当然,还可以按照币种、期限、发行地等进行分类。
  3.收益与风险
  由于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挂钩的基础资产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嵌入式衍生产品的种类、结构各异,导致结构化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出现非常大的差异。同时,由于这类产品结构复杂,难以为普通投资者所掌握,通常监管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均要求金融机构在销售时格外当心,防止错误地销售给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