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资产证券化与证券化产品:
1.含义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传统的证券发行是以企业为基础,而资产证券化则以特定的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发行的以资产池为基础的证券就称为证券化产品。
2.种类
(1)根据基础资产分类。
可以将资产证券划分为不动产证券化、应收账款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未来收益证券化(如高速公路收费)、债券组合证券化等类别。
(2)根据资产证券化的地域分类。
1)离岸资产证券化。
国内融资方通过在国外的特殊目的机构或结构化投资机构在国际市场上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向国外投资者融资称为离岸资产证券化。
2)境内资产证券化。
融资方通过境内特殊目的机构在境内市场融资称为境内资产证券化。
(3)根据证券化产品的属性分类。
根据证券化产品的金融属性不同,分为股权型证券化、债权型证券化和混合型证券化。
3.当事人
(1)发行人。
(2)特定目的机构或特定目的受托人。
(3)资金和资产存管机构。
(4)信用增级机构。
(5)信用评级机构。
(6)承销人。
(7)证券化产品投资者。
(8)其他。
五、资产证券化的流程与结构:
资产证券化交易的类别不同,复杂程度也不相同,下图以商业银行贷款证券化为例,描述证券化交易的流程与结构(见图5—1)。
六、美国次级贷款及相关证券化产品危机:
1.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
(1)优级贷款。
(2)A1t-A贷款。
(3)次级贷款。
对象为信用分数较差的个人,尤其信用评分低于620分,月供占收入比例较高或记录欠佳,首付低于20%。
(4)住房权益贷款。
(5)机构担保贷款。
2.次贷危机
从2005年起,美国利率水平开始逐步提高,房价从2006年起出现回落,贷款不良率开始上升,进而导致证券化资产质量恶化,相关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其中,利用短期融资工具获取资金并以此投资于担保债务凭证产品的机构受害尤其巨大。次贷危机将成为一段时期内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的最主要危险根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