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第六章第三节)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5月3日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在人们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同化了新知识,使其得到理解,并在认知结构的适当位置固定下来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使这些知识在记忆系统中保持和储存的问题。
  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内容。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和回忆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一)瞬时记忆
  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信息贮存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完全保持输入刺激的原样,而且有一个相当大的容量。如果这些感觉信息受到特别注意,就会进入短时记忆;而那些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则会很快变弱而消失。当然,如果刺激极为强烈深刻,也可能一次性印人长时记忆系统。
  (二)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短时记忆的信息既有来自瞬间记忆的,也有来自长时记忆的,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如果信息得到及时复述,则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而被长久保存,否则会很快消失;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即指长时记忆中贮存的、正在使用的信息,也是将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在工作记忆中,来自环境的信息与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发生了意义上的相互联系,从而使人们能够进行学习和作出决策。
  (三)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它的保存时问较长,可以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其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结果,但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信息贮存的方式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这种有组织的知识系统对人的学习和行为决策有重要意义,它使人既能够有效地对新信息进行编码,以便更好地识记,也能使人迅速有效地从头脑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统一的记忆系统的三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而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瞬时记忆、短时记忆才可能转入长时记忆,没有瞬时记忆的登记、短时记忆的加工,信息就不容易长时间贮存在头脑中。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