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小抄版)_第4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4月10日

★自我意识: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特点: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独特性。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处在分化-矛盾-同意的不断发展过程中。
A:初中生(成人感、自我评价能力、重视对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B高中生(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闭锁性、社会性)
★价值观: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容尺度。其构成(评价目标、评价手段、价值评价)
★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1增强爱国意识,提高振兴民族的责任感2正确认识“金钱、地位和价值”“学历、知识和价值”的关系3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潜在创造力。
★创造力: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其构成(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创造个性品质),其特点(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1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2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和方法3“知识化”“笔试化”倾向的考核内容与方式4“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
★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1教育思想现代化、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培养创造力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3创造合适的环境4让学生在学习中缠上想象的翅膀5创设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问题情境6设计发散思维教学类型7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8开展第二渠道教学9教会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10考试模式综合化11评价激励标准作用。
★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其中知识是一切智能行为的基础,而智力是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求解问题的能力,是头脑中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
★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1可通过假设进行思维2思维有了预计性3思维的形式化倾向4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5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
★高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1高中生道德认识表现出较高发展水平2道德情感表现出相应年龄特征3道德行为表现出特有不稳定性
★不良品德的含义:是指错误的道德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