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中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辅导:第四章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1年12月14日

四川高中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辅导:第四章 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

 1、解释下列概念

  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

  头—尾梯度:发展的进行有若干基本的方向,尤其是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的方向相一致的梯度。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部,这一进展的方向称为头—尾梯度。

  组织:皮亚杰认为,人从他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的,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称为组织。

  适应:皮亚杰认为,人从他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的,调节环境的倾向,称为适应。

  平衡:是一个自我调节机制,有助于成长中儿童的世界概念趋于连贯而稳定,使经验不一致成为可理解的东西。

  同化:是儿童使新的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与现有的行为模式一体化的过程。(皮亚杰)

  2、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与顺序

  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表现为两种。

  头—尾梯度:发展的进行有若干基本的方向,尤其是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的方向相一致的梯度。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部,这一进展的方向称为头—尾梯度。

  近末梢梯度:指从身体的中心部向末梢部进行的发展方向。

  儿童智力发展顺序为:首先是从感觉运动水平开始,向主观的直观的“前概念水平”的运算发展;接着,就可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逻辑运算;更进一步,又发展到形式、抽象水平上的逻辑运算。

  3、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为:综合的分化,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分化与整合的过程,这就是说,各部分相对独立的特殊动作是从未分化的浑然一体的动作中分化出来的。平衡化:各个活动和认识彼此联系整合成一个整体而系统化以后,个体的动作就逐渐地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平衡。概念化:随着儿童的不断发展,儿童的动作便逐渐地不受个别的具体状况支配,能够概括地、抽象地运算课题情境所包含的种种因素间的功能关系(动作表象、映象表象、象征表象:布鲁纳)。社会化;个性化。

  4、简述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主观能动因素。其中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表现为:学校教育能充分利用儿童的遗传素质,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学校教育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