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中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辅导: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1年12月14日

  答: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教师就应具备一定能力,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掌握教学内容,提出和贯彻教学目标,理解、分解和表述教材,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并表现出一定的教育教学机智。表现在情感和意志以及其它方面的心理品质: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要有耐心和信心;乐观、活泼的性格;公正不自私。

  优秀教师的心理品质: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清晰地描述、指示和说明;常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只用一二种方法;热心研究所教学科和学生,并通过有力的讲演、姿态和眼神表达热情;说服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并不仅是依赖自己讲演的技巧;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使学生知识教学目标是重要的,知道学习是严肃的事情;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花在学术性材料上,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常用结构式评论组织、介绍和明确诸多教学活动;站在不同认知水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定)上提出问题并给予解释;较少采用否定性的批判性方式;指定难度适当的材料。(美国罗森夏和弗斯特)

  理解学生:理解学生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能力组合,它是教师个人的人际关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许多相互关联的品质所构成的,包括虚心、敏感、移情作用和客观性。虚心就是人际关系中,坦率和包容地对别人的言行持一种善于公开接受的态度,不抵制,也不因先人之见而评判它们。敏感性指教师准确合理地理解学生,能很敏感地觉察学生的困难、情感或需要,并作出适当的情绪反应。移情作用使学生将心比心,使教师从主客观两方面洞察学生。客观性即尊重客观事实。

  与学生的有效交际。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交往,主要表现为精通他与学生所共同使用的语言。语言要具有充分的词汇、合乎逻辑的与清楚明确的说话方式,还具有以学生最理解的语言传达思想和意义的能力;有效的交往的另一方面是期望言语将对接受者发生什么效应,预先知道自己的言词的结果;为了使课堂交往富有成效,必须对合适情境中的合适的人使用合适的字眼。

  理解自己。理解自己不仅包含有认识自己之意,还包括要掌握别人之所知与自己之所知的关系的意思。教师可以通过调节自己而维持心理平衡。了解自己的需要,尤其是取得成就和自尊的需要。

  (美国盖奇提出,优秀教师的品质和表现为:利用优生的优点和一般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愿意花时间去理解作为人的学生;较强的组织能力;幽默;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件好事;对所教学科充满热情;公正;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负责任的;用可被学生理解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