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心理学精讲3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7月19日

  第三章 高中生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的涵义与标准

  (1)心理健康的涵义

  对心理健康概念的定义和内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功能状态。

  所谓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良好心理功能状态的相对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个体的心理与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二是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状态这一序列的两极,是一种相对关系,并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

  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须符合三项原则;

  ①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同一性原则;

  ②心理过程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原则;

  ③个体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智力正常

  ②情绪适中

  ③意志健全

  ④人格统一完整

  ⑤自我意识正确

  ⑥人际关系和谐

  ⑦生活平衡积极

  ⑧社会适应良好

  ⑨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方法,设计各种方案来实施,以促使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和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使其能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做出明智的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语言、文字和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求助者帮助、启发和教育,以维护和增进其身心健康,促进其人格完善和潜能发挥的过程。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心理治疗是指在良好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患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或障碍,促使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 四者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和渗透性。但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工作重心。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