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第八章重点知识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5月10日

  8.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 (多选)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个别教学制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
  9. 班级授课制(又称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班级授课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10.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基础。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直至现在,班级授课制仍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1.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④班级授课制也是有它的缺点 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12. 分组教学制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一般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组分。 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
  13. 分组教学最显著地优点在于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它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分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
  14. (了解)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道尔顿制是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它的特点在于有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且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