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遗传是个体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也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二)遗传的作用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人的发展总是要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不可能。遗传下来的特点,特别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对人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1972年,在印度一森林中发现了与狼生活在一起的“狼孩”,这“狼孩”已没有人的社会特征,不懂人类语言,从而也没有人类的意识。在“狼孩”回到人类中间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仍狼性不改,昼伏夜行,吃了就睡,饿了就引颈长嚎……这一事实说明,人虽然有无比优异的遗传素质,但是如果离开了社会生活,失去了教育影响,就不能得到发展,甚至失去人的特征。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考试站(www.examzz.com)
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新生儿呱呱落地,有的安安静静,有的大哭大叫……这表明神经类型的特点不同。天资高的儿童,就可能比一般儿童发展得快一些、高一些。父母身高都比较矮的人,一般个子不会高,从事篮球等需要高个的职业就不大可能。
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儿童的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人刚出生时,各种身体器官的构造和机能是不完备的,它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成熟,都服从年龄解剖学规律。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和发展的年龄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遗传素质有差异,但就一般人而言并不是相差很大。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由分工造成的。”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则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如王安石的《伤仲永》记述了一个叫方仲永的人,小时聪颖异常,五岁即能诗,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教育,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已大不如前,二十岁左右便“泯然众人矣”。而有些生来似乎愚笨的人经过后天的教育也能成为一代英才。
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
(一)环境的构成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口的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等。其中主要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就人的身体发展看,在物质生活好的条件下,人的身体发育就快一些、好一些,反之,就发育慢一些、差一些。
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并不是机械的决定,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对儿童而言,常常是通过教育活动实现的。
(二)环境对人的作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与生俱来的遗传素质能否适时发展,以及向什么方向发展,并不是由遗传本身决定,而是由环境决定的。
2.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均不相同,如原始人与现代人发展水平相差很大,这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科学文化发展的水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发展也不同,这取决于社会制度与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同一社会制度下,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位、不同的教育,人的发展也不同,这取决于社会关系。因为人一生下来,就必须要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关系,周围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习惯、作风必然对他本身发生各种影响。
尽管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它并不能简单地决定人的发展。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环境决定论者把人看成环境的消极、被动的产物,片面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