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目的:本题通过分析,让考生明确在课堂管理过程中如何处理纪律问题,属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教师使用非言语线索能消除许多课堂上的不良行为,而且不必中断上课,这些非言语线索包括目光接触、手势、身体靠近和触摸等。因此该题是正确的。
答案:T
【例5】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 。( )
考查目的:理解道德和品德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主体的人在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做出某种社会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
答案:T
【例6】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就是依靠班主任组织班集体活动。( )
考查目的:懂得学校德育工作途径的多样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德育。属于理解层次,较容易题。
解析:学校德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各科教学,课外与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及其活动,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组织班集体活动只是德育的途径之一。
答案:F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请分析以下材料,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代码,并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尤古罗格卢和华尔伯格考察了大量的关于动机与成就关系的研究报告,分析了其中232项动机测量和学业成就之间的相关系数,发现其中98%是正相关(估计平均相关系数是+0.34)。该调查覆盖面为1~12年级的学生共63.7万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又反映了学习动机存在一个最佳水平。请说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复杂关系。( )
A.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
B.动机具有削弱学习的作用
C.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关系
D.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并不完全成正比
考查目的:本题通过案例分析,让考生理解并掌握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间的关系,属掌握层次,较难题。
解析:动机与学习效果间的关系非常复杂,理论上应该是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但实际上过强的动机会影响到学生的能力表现,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因此本题的B、C选项不符合。
答案: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