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考查目的:懂得学生品德的构成要素,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属于了解和熟悉层次,较容易题。
解析:品德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构成的综合体。道德修养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
答案:ABCD
【例6】下列选项中属于说服教育的有( )
A.讲解 B.谈话
C. 讨论 D.奖励
考查目的:理解说服教育的基本含义及其表现方式。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奖励、惩罚不属于说服的范畴。
答案:ABC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判断各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用T来代替,认为是错误的用F来代替,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例1】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教学过程的不同解释上。 ( )
考查目的:本题通过了解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心理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地位及影响力,属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最早也是最多的一项研究内容,这些研究结果构成了学习过和动机理论,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都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不同解释上,因此本题是错的。
答案:F
【例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是儿童认知水平达到形式运算阶段的重要标志。 ( )
考查目的:本题通过判断,了解考生们对皮亚杰儿童发展阶段理论的掌握情况,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皮亚杰认为,11岁以后的儿童,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从多种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说明他们已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因此该题是正确的。
答案:T
【例3】熟悉了杯子是喝水用的,却看不到杯子反过来,可以作为烛台属于思维定势。 ( )
考查目的:本题通过举例,了解考生们对影响问题解决因素的掌握情况,属应用层次,较难题。
解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很多,题中所指的应该是功能固着,它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而思维定势是指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因此本题是错的。
答案:F
【例4】非言语线索是能够最小限度地打断课堂的不良行为的处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