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公司申请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应当符合公司债券实际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 )元。
A.3000万
B.5000万
C.1亿
D.2亿
12.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为股票发行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在该股票承销期内和期满后一定期间内不得买卖该种股票。该期间为( )。
A.5日内
B.1个月内
C.6个月内
D.12个月内
13.根据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达到( )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
A.3%
B.5%
C.6%
D.10%
14.根据《证券法》的规定,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一定比例,应当编制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根据规定,该比例是( )。
A.达到或超过5%,但未超过10%
B.达到或超过10%,但未超过20%
C.达到或超过10%,但未超过30%
D.达到或超过20%,但未超过30%
15.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收购行为完成后,收购人应当在( )内将收购情况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并予公告。
A.5日
B.8日
C.10日
D.15日
16.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要约收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收购人在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之日起15日后,公告其收购要约
B.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
C.在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可以撤销其收购要约
D.收购要约提出的各项收购条件,适用于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股东
17.人民法院受理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件后,有关行政处罚被撤销的,应当( )。
A.裁定中止审理
B.裁定终结诉讼
C.继续审理
D.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18.2008年6月2日,某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有虚假记载,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2008年9月2日,该虚假陈述行为被揭露。2009年7月2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对该上市公司作出的处罚决定;2009年12月1日,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认定该上市公司有罪。投资人对该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行为提起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自( )起算。
A.2008年6月2日
B.2008年9月2日
C.2009年7月2日
D.2009年12月1日
19.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件后,受行政处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 )。
A.裁定中止审理
B.判决中止审理
C.裁定终结审理
D.判决终结审理
20.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3个月未开始营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止连续3个月以上的,应受的行政处罚为( )。
A.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撤销证券业务许可
B.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其公司营业执照
C.责令关闭
D.罚款
21.根据《证券法》的规定,收购人未按照证券法规定履行上市公司收购的公告、发出收购要约、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等义务或者擅自变更收购要约的,在改正前,其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被收购公司( )股份不得行使表决权。
A.全部
B.超过20%的
C.超过30%的
D.超过5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