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
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人们在学习、阅读时常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但很少有什么学习策略总是有效,也很少有什么策略总是无效。显然,学习策略的价值依赖于具体情况。在进行学习训练时,不管教什么策略,怎么教这些策略,都可以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学习策略的使用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教师应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有能力使用策略,并主动地应用策略来促进学习。
(二)内化性原则
内化性原则是指要求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学习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
(三)特定性原则
特定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即通常所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年幼儿童没有反思他们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直到儿童晚期和青少年期,学生才有能力评价某个学习问题,或选择一个策略去解决这一问题,并且评价他们成功与否。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策略对这些年幼的儿童不重要,这仅仅意味着针对学习者的发展水平,教师要确定哪些策略是最有用的。
(四)生成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是有效使用学习策略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它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以产生某种新的东西。这也是要求学习者进行高度的心理加工。要想使一种学习策略有效,这种心理加工是必不可少的。通常生成性程度高的策略有:写内容提要、提问、列提纲、图解要点之间的关系等。
(五)有效的监控原则
学生应当知道何时、何地及如何应用学习策略,并能反思、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那么,学生就更有可能记住和应用学习策略。
(六)个人自我效能感
个人自我效能感指教师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以及自己使用策略的能力。
二、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一)指导教学模式
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然后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让学生口头叙述和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并报告自己应用学习策略时的思维。通过不断重复这种内部定向思维,可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感知、理解与保持。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每种策略来选择许多恰当的事例,以说明其应用的多种可能性,使学生形成对策略的概括化认识。而提供的事例应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由简到繁,使学生从单一策略的应用发展到多种策略的综合应用,从而形成一种综合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