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序化训练模式
所谓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程序化训练的基本步骤是:第一,将某一活动技能,按有关原理分解成可执行、易操作的小步骤,而且使用简练的词语来标志每个步骤的含义。第二,通过活动实例示范各个步骤,并要求学生按步骤活动。第三,要求学生记忆各步骤,并坚持练习,直至使其达到自动化程度。
(三)完形训练模式
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例如,在教学生列提纲时,教师可先提供一个列得比较好的提纲,然后解释这些提纲是如何统领材料的,下一步就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完整的提纲。这种分步训练的具体步骤是:第一,提供一个几乎完整的提纲,需要学生听课或阅读时填写一些支持性的细节。第二,提供一个只有主题的提纲,要求填写所有支持性细节。第三,提供一个只有支持性细节的提纲,要求填写主要的观点。如果学生加以适当的练习,就能学会写出很好的提纲来。完形训练的好处就在于能够使学生有意注意每一个成分或步骤,而且每一步训练所需的心理努力都是学生能够胜任的,更为重要的是,每一步训练都让学生对策略应用有一个整体印象。
(四)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和一组学生(大约6人)一起进行的,旨在教成绩差的学生学会阅读,并掌握这样四种策略:第一,总结,总结段落内容。第二,提问,提出与要点有关的问题。第三,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第四,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一开始,教师作一个示范,朗读一段课文,并就其核心内容进行提问,直到最后概括出本段课文的中心大意。提问是为了引起讨论,概述大意则有助于小组成员为阅读下一段课文作准备。然后,教师指定一个学生扮演“教师”,彼此提问。在这里,教师先树立一些榜样性行为,示范四种主要策略,然后改变自己的角色,在学生不会使用策略时给以必要的帮助,起一个促进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五)合作学习模式
许多学生可能已经发现,当自己和同学讨论所读到的和所听到的材料时,获益匪浅。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两个学生一组,一节一节地轮流向对方总结材料,当一个学生主讲时,另一个学生听着,纠正错误和遗漏。然后,两个学生彼此交换角色,直到学完所学材料为止。关于这种学习方法的一系列研究证明,以这种方式学习的学生比独自总结或简单阅读材料的学生,学习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