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新概念的学习总是建立在原有概念学习的基础之上,新问题的解决总是受到先前问题解决的影响,这种现象就是迁移。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由于迁移的作用,几乎所有的习得经验都是以各种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比如,加法的学习影响着乘法的学习,而乘法的学习反过来也影响着对加法的重新理解;右手打乒乓球的技能也将促进左手相关技能的掌握;儿童在家庭中养成的爱劳动的行为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
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且也存在于不同的经验之间,比如掌握丰富的词汇知识,这将促进阅读技能的提高,而阅读技能的提高又可以促进更多的词汇知识的获得。因此,可以说知识与技能之问存在着相互迁移。迁移表明了各种经验内部及不同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迁移,各种经验得以沟通,经验结构得以整合。
二、迁移的种类
(一)正迁移与负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正迁移在个体的学习中表现为对后续相关学习的促进作用,使后续的相关学习时间减少,学习效率提高。如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学习数学有利于学习物理;懂得英语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语。
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干扰作用,即阻碍另一种学习的进行。如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在立体几何中,搬用平面几何的“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定理,会对立体几何有关内容的学习产生干扰。
(二)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的抽象和概括水平而进行的划分。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概念,都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层次,各种概念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即水平迁移。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讲,是具有较高的抽象和概念水平的上层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下层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前者指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如对“蜜蜂”、“蜻蜓”等具体概念的理解影响着对“昆虫”这一概念的掌握。归纳式的学习中经常包含着此类迁移。后者指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如“实数”这一概念的掌握对“有理数”、“无理数”等概念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演绎式的学习中经常包含此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