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第五章第一节)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5月3日

  (三)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的迁移。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同化性迁移。
  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这也说明,迁移并非仅是先前的学习或经验对以后的影响,也包括后面学习对前面知识的影响。比如,学生头脑中有一些日常概念,当这些前科学的日常概念不能解释所遇到的事例时,就要建立一个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来标志某一现象或事物,新的科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也是一种J顷应性迁移的过程。
  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并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适用于新情境。在重组过程中,基本成分经验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比如,将已掌握的字母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词;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许多不同成分的动作被结合成连续的整体动作,其中不涉及新的动作的增加,只是各动作成分的重新结合、重新排列。通过重组性迁移,可以提高经验的增值性,扩大了基本经验的适应范围。
  (四)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如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于多种情境中。
  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如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学习写“磊”。特殊迁移的范围往往不如一般迁移广,仅适用于非常有限的情境中,但这并不意味着特殊迁移不重要,相反,它对于系统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三、迁移的作用
  对学习迁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课题,不仅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心理学关于迁移的研究乃是心理学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领域①。首先,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将知识经验储存于头脑中,而是要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境中,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在学校情境中,大部分的问题解决是通过迁移来实现的,迁移是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一种具体体现。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从迁移能力的培养人手,否则问题解决也就成为空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