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2014年《中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六)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5月22日

  第六章 品德形成

  名词解释

  1、品德: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是个体依据社会的道德原则或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和特征。品德在个体的个性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2、道德认识:认识道德规范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认识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形成道德观念,确立道德信念,和发展道德评价能力三个方面。其中以道德观念的形成为先决条件,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为主要标志,而道德信念的确立则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关键。

  3、道德评价:是运用已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分析判断的过程。它是逐步发展起来的,起发展的一般顺序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别人”到“自己”,从“片面”到“全面”。

  4、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认识。个体形成了道德观念,就可以它为依据去评价别人的是非、善恶,指导自己的行动,并能在类似的道德情境中发生迁移。

  问答题

  1、 简述品德与道德的联系:品德是离不开道德而存在的。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生活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协调彼此关系的行为规范体系。是人们分辨是非善恶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的依据和道德行为调节的准则。因此品德和道德也是存在区别的。具体表现为:①二者的来源不同。道德来源是社会需要,品德来源是个体需要;②二者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是对社会关系的理性反映;品德是对个体道德需要与道德要求的关系反映;③二者所表现的方式不同。道德一经确立就会以文字、传统、舆论等形式表现;品德则是以个人信念、理想、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等方式进行表现;④二者所发挥的作用不同。道德将对整个社会中群体关系进行调节和控制;品德只对个体的行为起调节作用;⑤二者所属范畴不同。道德是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范畴;品德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范畴。

  考试站(www.examzz.com)2、 根据品德的形成过程,如何更好地进行高中生的品德教育?

  答:品德的形成过程是:①认识道德规范,它包括形成道德观念和确立道德信念和发展道德评价能力三方面;②获得道德情感体验,教育者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方面应注意:第一,丰富有关的道德观念,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与各种情绪体验结合起来,第二,通过美育和美感教育引起情感的共鸣,第三,重视情感的感染作用;③确立道德行为,进行道德实践。综合来说,在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是前提,道德情感是重要的内在力量;道德行为经常被视为品德形成的终末环节,被作为衡量人们在道德品质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