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10. 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⑴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⑵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⑶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11. (简/选)学校教育对个人发展的特殊功能?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2.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特殊功能的发挥,不是没有条件的。所以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或高出于社会之上去发挥它的能动作用;又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年龄阶段去任意的决定人的发展。要坚决反对“教育万能论”。
13.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14. (简答、多选)如何实现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㈠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教育可以发现人的价值) ㈡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教育可以发掘人的潜力) ㈢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㈣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15. 把少年期(13.14~16.17)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16. (简答)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初中教育如何“帮助少年起飞”)? 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感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初中生自我认识能力的起始阶段。
17. 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学校要注意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从认识方面看,高中生可能出现两类极端问题,一类是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另一类是心理失衡。在价值观上,青年也存在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献;另一种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