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证幼儿心理学重点讲解10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7月23日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一、 同伴关系的作用 同伴是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是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是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隔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关系。

  二、同伴交往的特点

  三、幼儿的交往的策略

  1、有关幼儿交往策略的研究:研究得出幼儿交往中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概括为协调、给予、顺从、支配、逆反、五种策略。

  研究的结论:幼儿交往策略行为主要发生在自在活动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策略行为呈现趋势。

  1、 交往策略的课程学习:美国的研究者认为三个有效的社会技能(1)在社会生活中,能敏感地判断什么样事情将会发生的能力。(2)在游戏中,能够理解其他儿童的需要并与之共同的活动的能力。(3)能想象出多种行为方向并选择出最佳的方向的能力www.examzz.com

  2、 社会交往课训练课的设计目标:(1)通过言语指导和榜样示范,教给孩子们社会技能的有关概念和知识。(2)通过演练和实践中提高儿童在职实际为中的社会技能。(3)通过积极反馈增加学生对新的知识的表现和利用。(4)增加新技能向其他情境的概念化和迁移。

  四、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1、行为特征2、认知的能力3、 身体的吸引力4、成人的鼓励

  五、幼儿的交往能力的培养:1、教会儿童合作,培养强儿童的自信心。2、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3、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4、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

  六、在游戏中教教师四种方式提高儿童游戏的参与度:1、提供游戏的主题和一些需要的材料。2、用多种方式鼓励儿童参与到游戏中去。3、主动参与儿童的游戏,并担任一个角色。4、针对目标、略作示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