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活动的组织:
(一)班会及其特征和种类
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之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班会有三个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集体性,一是所有学生都得参加,二是参加者在班会中接受教育,同时每个人又都在塑造着一个集体。自主性,指班会的组织者一般是班干部,参与者是所有的学生,不是通过班主任的说教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和争论形成共识。
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
(二)主题班会及其组织形式
1.主题班会的概念与形式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主题班会的形式有:
(1)主题报告会 选定一个主题,请人做专题报告。
(2)主题汇报会 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活动(如参观、读一本书、访问等)以后,班主任组织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思在班上交流汇报。
(3)主题讨论会 为解决某一问题或达成某种共识而进行的讨论会,这种形式具有广泛的民主性。
(4)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 这种形式具有明显的竞技性。
(5)主题竞赛 如智力竞赛、演讲比赛、跳棋比赛等。
(6)主题晚会 如诗歌朗诵会、野营晚会等。
2.主题班会的组织
组织主题班会一般要经过确定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效果深化等几个阶段:
(1)确定主题 这是开好班会的基础。
(2)精心准备 这是开好班会的关键。
(3)具体实施 应注意:心理环境与物质环境;鼓励主持人临场发挥,调动全班同学的情绪;要善于处理意外事情。
(4)效果深化 即注意把班会的成果巩固与深化,把它推上一个新台阶。
3.组织班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主题不能过杂 一次班会应以解决一二个问题为宜。
(2)要有的放矢 立足于本班实际,要有鲜明的针对性。
(3)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主题班会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不能包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