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德育: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近代以来才出现的名词。就西方而言,在18世纪70一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
(二)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经济、文化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学校德育的历史悠久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同时,学校德育还具有历史性,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并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三)小学德育
小学德育是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针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具体说来,小学德育应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并根据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对儿童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与训练,以使其形成初步的政治理想、思想观点与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
(四)小学德育的构成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指培养学生逐渐形成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德所需要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
2.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的教育。例如,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立场和态度,拥护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等。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与领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正确性与必要性,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
3.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的教育。例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的教育,正确的人生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集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