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章节知识点(第七章第一节)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8月31日

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一)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教学通过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两者等同。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将不利于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二)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中进行和开展的。教学活动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教育目标所开展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双方都不可或缺,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三)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作为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多种形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课前准备、上课、作业、练习、辅导、评定等都属于教学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既可以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各种交往进行,也可以通过印刷品、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远距离手段开展。教学作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教学,作为一种专门组织起来传递人类知识经验的活动,能快捷地将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教学不仅能加快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进程,而且能使人类文化一代代继承发展。因此,教学是社会历史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二)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教学的作用直接地、具体地表现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上:①它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②它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