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表又称利润表,它是通过列示借款人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和所获得的利润来反映借款人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报表。通过损益表可以考核借款人经营计划的完成情况,可以预测借款人收入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而预测借款人未来的盈利能力。
损益表分析通常采用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是以财务报表中的某一总体指标为100%,计算其各组成部分占总体指标的百分比,然后比较若干连续时期的各项构成指标的增减变动趋势。在损益表结构分析中就是以产品销售收入净额为100%,计算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利润等指标各占产品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计算出各指标所占百分比的增减变动,分析其对借款人利润总额的影响。
现金流量分析:
作为贷款银行,对客户进行财务分析的最重要目的在于了解客户的还款能力。一般来说,盈利客户比亏损客户偿还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大。但是,一家盈利客户可能因为不能偿还到期贷款而面临清算,而一家亏损客户却因能偿还到期贷款继续维持经营。其道理在于利润是偿还贷款的来源,但不能直接用来偿还贷款,偿还贷款使用的是现金。如果账面有利润,但实际并没有得到现金,那么就没有还款来源;相反,虽然账面亏损,但实际上得到了现金,那么就有还款来源。
客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既发生现金流入,同时又会发生现金流出,其净现金流量为正值或是负值,金额为多少,将决定其是否有现金还款。所以,贷款银行最直接关心的应该是借款人的现金流量。
1.现金及现金流量的概念
(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现金指手头持有的能立即支付的货币;会计核算中的现金指会计主体的库存现金;现金流量中的现金则被广义化,既包括现金,又包括现金等价物,这是由分析现金流量的意义决定的,是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的体现。为此,现金流量中的现金包括两部分:现金,包括库存现金、活期存款和其他货币性资金;短期证券投资,称为现金等价物。这里的现金等价物指三个月以内的证券投资。
这样,现金流量中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活期存款、其他货币性资金以及三个月以内的证券投资。
另外,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必须不受限制,可以自由使用。比如,已办理质押的活期存款不能用于还款,因此应该从现金中剔除。
(2)现金流量的概念
流量是相对于存量的一个概念。存量是某一时点的数据,如会计中的余额;流量是一定期间内所发生的数据,如会计中的发生额。
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人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为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之差。
现金流量不讨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之间的变动(比如,用多余现金购买债券),因为这不影响客户的偿债能力,属于现金管理。
2.现金流量的计算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盈利比率)
盈利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获取利润的能力。对于银行来说,借款人的盈利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比偿债能力更重要,因为借款人正常经营并产生利润是偿还债务的前提条件。盈利能力越强,客户还本付息的可能性越大,贷款的风险越小。反映借款人盈利能力的比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营业利润率、税前利润率和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些统称为盈利比率。
2.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客户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客户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它表明客户对债务的承受能力和偿还债务的保障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是反映客户财务状况稳定与安全程度的重要标志。
(2)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客户以流动资产偿还短期债务即流动负债的能力,它反映客户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能力。
3.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借款人资产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反映出来的资产利用的效率,它表明客户管理人员经营、管理和运用资产的能力。客户偿还债务和盈利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管理人员对资产的有效运用程度。资产利用效率高,则各项资产周转速度就快,资产变现的速度就快,这样借款人就会有现金用来偿付流动负债,因而其短期偿债能力就强。资产利用效率高,则各项资产周转速度就快,就能取得更多的收入和利润,盈利能力就强,就会有足够的资金还本付息,那么其长期偿债能力就强。营运能力对客户盈利能力的持续增长和偿债能力的不断提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营运能力分析常用的比率主要有: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和所有者权益收益率等,这些统称为效率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