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4 汇率变化与个人理财策略
理财产品 |
预期未来本币升值 |
预期未来本币贬值 | ||
理财策略调整建议 |
理财策略调整理由 |
理财策略调整建议 |
理财策略调整理由 | |
储蓄 |
增加配置 |
收益将增加 |
减少配置 |
收益将减少 |
债券 |
增加配置 |
本币资产升值 |
减少配置 |
本币资产贬值 |
股票 |
增加配置 |
本币资产升值 |
减少配置 |
本币资产贬值 |
基金 |
增加配置 |
本币资产升值 |
减少配置 |
本币资产贬值 |
房产 |
增加配置 |
本币资产升值 |
减少配置 |
本币资产贬值 |
外汇 |
减少配置 |
本币更值钱 |
增加配置 |
外汇相对价格高 |
以上分析是在其他经济指标情况不变的前提下,评估单一经济指标变动对个人理财业务产生的影响。在实务中则要结合多方因素,综合考虑。
3. 社会环境
(1)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同家、地区或民族的文化传统,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观、语言文字等。社会文化环境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基本观念和行为范式。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很大,因此需要理财人员了解多元的社会文化。与此同时,伴随着金融业的开放,我国的金融机构也迫切需要开拓国际金融市场业务和产品,因此,国内、国际社会文化环境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均有影响。在一个开放、进步、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2)制度环境。各种制度的变迁也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今,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发生了一系列制度变迁。其中,社会保障体系、教育体系以及住房制度的改革尤为典型。
①养老保险制度。从1999年开始我国实行养老制度改革,原来由单位履行的社会职能正逐渐社会化,人们开始为自己的老年生活作规划,个人经济压力也随之加大,理财越来越成为现实需求,商业保险规划、长期投资组合、新退休理念等逐步纳入到个人理财计划中。
②医疗保险制度。自1998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文件,改革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在医疗制度改革后,由个人承担的医药费比例提高,居民家庭用于治疗和药品方面的支出有所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个人理财需求的增加。
③ 其他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不够完善,部分人群特别是下岗职工的生活处于不稳定状态,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这部分人群存在强烈的理财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人负担部分逐步增加,子女教育、子女就业也成为人们的生活财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支出日益成为家庭理财规划的重要内容。
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取消了实物分房,推行货币分房,住房支出主要由个人负担,居民日益成为住房市场的消费主体。住房支出是人生当中非常大的一笔支出,给个人带来的负担显而易见,通过恰当的理财可以减轻一部分经济压力。例如,通过银行按揭贷款购买住房,购房首付加装修要筹措资金,加上每月还贷负担,如果能够深入了解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公积金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等产品的特性并结合理财规划,构建合理的个人理财组合,将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
(3) 人口环境。人口环境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表现在规模与结构两个方面。人口总量的增长会导致对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增长很快。许多国际著名银行都已经看到了由巨量人口构成的市场前景,积极开拓在华的个人理财业务。除了人口总量对个人理财业务会产生影响,人口的结构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也很显著。人口结构包括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两个层面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是典型的自然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和教育结构则属于人口社会结构的范畴。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教育程度不同的消费者,由于在收入、阅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活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必然会有不同的金融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因此商业银行在发展理财业务时,必须认真考虑人口环境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
4. 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最活跃的推动因素,2 1 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飞速发展,技术的变革与进步深刻地影响着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产品生命周期和竞争优势。如今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上有上千种金融衍生品,这些都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开发新产品的周期大大缩短,产品更新换代显著加快,因此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创新,将新技术应用在产品开发中,从而向市场提供更多便利的新产品。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理财产品的网络销售日益普及,通过网上购买,商业银行和投资者均可节约交易成本。同时,商业银行通过网络技术不断向投资者提供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介绍新产品,加快了理财产品的推陈出新。
1.3. 2 微观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