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讲义:(第六章第六节)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10月30日
 第六节 规划方法

  一、编制规划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为确保规划的科学性,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坚挣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3)坚持科学化、民主化,遵循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

  (4)坚持统筹兼顾,加强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

  (5)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二、规划编制的若干技术方法评述

  (一)实用发展规划方法评述

   1.传统经济计划方法评述

  (1)系数法。这一方法的本质是根据过去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某种比较固定的比例,确定计划期相应的计划指标。未来计划期的经济技术条件,相对于过去的计划期的经济技术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在实际应用中,会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进行适当调整,但这种调整主要也是凭主观意愿或经验进行的,并旦一旦根据系数法确定了某项计划指标,势必影响到此时与之相关的计划指标的确定,这样,系数的不准确性就会对整个计划产生负面影响,这是系数法的弊端所在。

  (2)定额法。所谓定额,一般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或消耗所应达到的标准。定额是编制计划的基础,许多计划计算方法实际上都要建立在科学定额的基础上。定额法不是一种独立的计算方法,而是其他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和工具。

  (3)速度比例法。却用某一单项指标在过去计划期的动态速度来估算计划期的动态速度,并根据计划期的条件和其他有关的计划指标予以适当调整后得出计划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我国计划编制中运用较多,尤其是在制定单项计划指标时,得到更多的运用。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可操作性强。其局限性在于其依据的是过去的动态指标,尽管经过调整,但这种调整依然带有经验或主观意愿的特性。

  (4)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把质的分析与量的计算有机结合用以确定计划指标的方法。这一方法尽管操作起来较复杂,但由于此法考虑了其他因素对计划指标的影响,并依据关系进行了量的测算,因而,这样形成的计划指标较之前述三种方法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2.现代经济计划方法评述

  (1)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部门、各行业及企业内部各个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经济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极强的综合平衡功能,而且既适用于宏观经济,又适用于微观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