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讲义:(第三章第四节)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10月23日

  第四节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投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产业政策,这一特征在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尤其明显。在这一经济发展阶段中,产业政策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

  一、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目标是: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二、优化工业结构,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一)主要原则

  1.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

  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联合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转移产能;依靠技术进步,优化存量,调整产品结构,谋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2.分类指导和有保有压相结合

  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要坚决控制总量、抑制产能过剩;鼓励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工艺和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形成新的增长点。对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要集中有效资源,支持企业提高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件自主创新能力,防止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引导有序发展。

  3.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

  立足于新一轮国际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尽快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新兴产业,及时制定出台专项产业政策和规划,明确技术装备路线,建立和完善准入标准;抓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及时修订产业政策,提高准入标准,对结构调整给予明确产业政策引导。

  4.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

  加强行业产销形势的监测、分析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信息发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标准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产业、环保、土地和金融政策,形成抑制产能过剩、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同时,坚持深化改革,标本兼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解决重复建设的深层次矛盾。

  (二)对策措施

  1.严格市场准入

  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抓紧制定、完善相关产业政策,进一步提高产能过剩行业的能源消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准入门槛;及时建立和完善准入标准,避免盲目和无序建设。


首页 1 2 3 4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