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投资的宏观调控
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在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虽然投资运行状况,特别是投资规模与宏观调控目标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但并不作为政府直接调控的对象,而只是一个介于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之间的中间变量。在我国,投资在政府维护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实践中长期占有突出地位,一直是宏观调控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我国投资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是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一、投资规模
(一)投资规模的定义
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也就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各种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价值量。投资规模的宏观调控就是对一定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调控。
在我国,反映一定时期投资规模一般采用“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两大指标。
1.年度投资规模
这是反映一国(或地区)在一年内各类投资主体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指标。可以用年度投资规模作为投资的宏观调控的目标。也可以用投资率(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和投资增长率作为投资宏观调控目标。
2.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简称在建投资总规模)
这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当年施工的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所需要的投资总和,包括历年累计已完成的投资和以后年度尚需完成的投资。
年度投资总规模与在建投资总规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总规模存在紧密的关系。年度投资规模过大,特别是新开工项目过多,势必推动在建投资总规模膨胀。在建总规模过大,项目数量过多,年度投资总规模也难以合理控制。两者相互依存的运行状况可以用建设周期来反映。
建设周期等于在建投资总规模除以年度投资总规模,即:
建设周期=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总规模
另一方面,年度投资总规模与在建投资总规模有一定的差异:
一是两者的统计口径不同。年度投资总规模是各个施工项目在该年度所完成的投资汇总;在建投资总规模是该年度全部施工项目计划投资额的总和。两者可用以下关系式表示:
在建投资总规模=在建项目截至上年底累计已完成投资+当年投资总规模十在建项目尚需完成的投资
二是两者反映的投资供求关系不同。年度投资总规模反映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量;在建投资总规模反映已开工的建设项目投资需求总量。
三是两者的决定因素不同。年度投资总规模是由当年全社会可用于建设的财力、物力决定的;在建投资总规模则由前后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的需要和可能所决定。
四是两者的评价标准不同。年度投资总规模是否合适主要以投资率指标来评价;在建投资总规模主要以建设周期来评价。
(二)年度投资规模的测定方法
年度投资总规模的计划预期目标,通常用投资率法和年增长率法来测定。
1.投资率法
投资率法是指首先确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即投资率),从而测定年度投资总规模的预期目标。其计算公式为:
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投资率
大体上说,投资率表明在当年总产出中有多少用于投资。这一比率的合理区间,在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
2.年增长率法
年增长率法是指在上年计划或实际完成的投资总额的基础上,按照一个比较合理的增长率来测定当年投资总规模的预期目标。其计算公式为:
年度投资总规模=上年度投资总额×(1+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
其中:
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年度投资增加额/上年度投资总额)×100%
投资率与投资增长率有着密切联系,但两者并不是直接的对应关系。投资率高的年份,不一定投资增长率也高;投资率低的年份,不一定投资增长率也低。一般情况下,投资增长率高低对经济增长和运行的影响,往往要大于投资率高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