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讲义:(第一章第二节)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10月11日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这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做出的重要结论。

  (一)发展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我们党之所以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我们之所以能战胜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发展了中国,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都与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根本问题密切相关。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深刻领会第一要义,始终贯穿第一要义,切实抓好第一要义。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世界范围内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这场全球范围的大竞争,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必须面对、不能回避。历史一再表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可能实现发展的新跨越,走在时代前列;丧失发展机遇,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就可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能不能抓住新机遇、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大考验。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奋力在这场大竞争中取得主动,发展壮大自己,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二)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抓住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符合历史进步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1)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任务;

  (2)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

  (3)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4)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我国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39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二位,但按人均计算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到2020年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较快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总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首页 1 2 3 4 5 6 7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