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讲义:(第三章第四节)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10月23日
 2.强化环境监管

  推进开展区域产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内的产能过剩行业,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必须在产业规划环评通过后才能受理和审批。未通过环境评价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对主要污染物排放超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要暂停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的环评审批。

  3.依法依规供地用地

  切实加强对各类建设项目用地监管。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未达到现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或相关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要求的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对未按规定履行审批或核准手续的项目,一律不得供应土地。

  4.实行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

  对不符合相关产业政策要求,未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贷款。对不符合相关产业政策要求,不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及项目发起人,一律不得通过企业债、项目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可转换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增资扩股等方式进行融资。

  5.严格项目审批管理

  加强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审批管理,原则上不再批准扩大产能的项目,不得下放审批权限,严禁化整为零、违规审批。严格防止各级政府的财政性资金流向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大产能项目。

  6.做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

  结构调整、控制总量和淘汰落后产能均需要企业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要抓紧建立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保持社会稳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7.建立信息发布制度

  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部门联合发布信息制度,加强行业产能及产能利用率的统一监测,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及产业规模、社会需求、生产销售库存、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污染排放等信息。

  8.实行问责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得强制企业投资低水平产能过剩行业。政府各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要依法依纪把好土地关、环保关、信贷关、产业政策关和项目审批(核准)关,有效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对违反国家土地、环保法律法规和信贷政策、产业政策规定,工作严重失职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行为要进行问责,严肃处理。

  9.深化体制改革

  要着眼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产业良性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价格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形成有力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我国工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体制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