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逻辑框架法的应用(页码:《工程咨询概论》162~175)(关联度Ⅰ)
1.逻辑框架法的概念
(1)逻辑框架法的基本概念
逻辑框架法是目前国际上广泛用于规划、项目、活动的策划、分析、管理、评价的基本方法。
逻辑框架法的核心概念是事物层次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即“如果”提供了某种条件,“那么”就会产生某种结果;这些条件包括事物内在的因素和事物所需要的外部条件。
(2)逻辑框架法的基本结构
逻辑框架的基本结构是一个4×4的矩阵,如表6-1所示。
表6-1 逻辑框架矩阵的基本结构
层次纲要 |
客观验证指标 |
验证方法 |
假定外部条件 |
目标/影响 |
目标指标 |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
实现目标的主要条件 |
目的/作用 |
目的指标 |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
实现目的的主要条件 |
产出/结果 |
产出物定量指标 |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
实现产出的主要条件 |
投入/措施 |
投入物定量指标 |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
落实投入的主要条件 |
2.逻辑框架法的作用及项目周期各阶段的应用
(1)项目识别阶段。判断是否与国家、地区、行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2)项目形成阶段。编制具有适宜目标、可度量的结果、具有风险管理策略和明确定义管理责任的项目计划;
(3)项目实施阶段。为合同管理、运行工作计划与监督提供管理工具;
(4)项目后评价与审计阶段。监督、回顾和评价项目的工具。
3.逻辑框架法的目标层次及逻辑关系
(1)逻辑框架法的目标层次
目标、目的、产出、投入和活动。
(2)逻辑关系
逻辑框架的逻辑关系分为垂直逻辑和水平逻辑。垂直逻辑关系,即因果关系,从下往上或从上往下进行四个层次的分析,其中关键在于层次纲要与假定条件的关系分析;水平逻辑主要是指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
(3)项目逻辑框架分析
项目的逻辑框架需要重点汇总的内容有:为什么要实施这个项目(纲要目标逻辑);项目期望获得什么成果(纲要逻辑和指标);如何实现项目成果(活动,措施);影响项目成功的外部关键因素有哪些(假定条件);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评价项目成功程度的信息(验证依据);需要哪些方法(措施);项目的代价是什么(成本);在项目启动之前,需要哪些先决条件(先决条件)等。
(4)项目逻辑框架的编制
逻辑框架的内部分析集中在垂直逻辑的项目直接目的、项目产出和项目投入三个层次,以及水平逻辑的层次纲要、客观验证指标和验证依据三个组列。
三、调查法(页码:《工程咨询概论》153~154)
1.问卷调查——项目立项过程和社会评价中多用。
2.专家调查——这种调查法可在经济评价中采用。
3.现场调查——工程设计、可行性研究评估、中间评价与后评价都要用现场调查法。
4.现场测量
5.历史资料调查
6.文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