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心理学临考背诵要点: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4月18日

  12.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二、简答:
  1.动机具有哪些功能?(1)激活功能:它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
  (2)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进入活动状态之后,还能指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
  (3)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一直存在。
  2.动机产生依赖于哪些条件?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个体内在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3.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的区别表现在哪里?
  两者产生的源泉不同:外在动机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4.高成就动机者具有哪些特征?(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喜欢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富于创造性。(2)具有坚定信念:目标明确,持之以恒,不怕困难。(3)正确的归因方式:将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这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
  5.简要说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需要分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层次。
  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它们组成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金字塔”形需要层次。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于工作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6.说明情绪与情感的区别。(1)需要的角度: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地是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
  (2)发生早晚的角度: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
  (3)反映特点的角度: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7.情绪表达的方式有哪些?(1)面部表情:是由面部肌肉和腺体变化来表现情绪的,
  是由眉、眼、鼻、嘴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是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
  (2)身段表情:是受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的。
  (3)语调表情:是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也是一种副词言现象。
  1.动机强度与工作或学习效率的关系:适宜的动机强度能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