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智力
1.智力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
2.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有多种表现形式,智力则只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
能力具有两层涵义,首先它指个体现在实际“所能为者”,其次它又指个体将来“可能为者”。
3.能力按照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按照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按照在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关系可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4.智商定义: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
智商分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两种。
5.法国心理学家比内是用科学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第一人。
6.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 *100,也称为比率智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当人发展到一定的年龄后,智力并不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时甚至有下降的现象,使用心理年龄做计算将不符合实际情况。
7.美韦克斯勒指出离差智商:离差智商(IQ)=100+15Z,其中Z=(X-X)/S。120以上优秀,80~120中等,80以下弱智。
8.近期一些研究指出男女在智商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量较小。
9.智力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
10.人的智力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11.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在20世纪初最早对智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智力二因素说,即在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通相关是由一个非常一般性的心理能力因素或称g因素所决定。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这个一般因素(g因素)和某个特殊因素(s因素)两种因素。G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
12.卡特尔提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流体智力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主要受生物学因素影响;晶体智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是人们学会的东西,它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的问题。
13. 美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智力多因素论。
他归为7个不同的测验群:字词流畅性,语词理解,空间能力,知觉速度,计算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
14. 美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 他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成分构成
1)言语能力(2)逻辑---数学能力(3)空间智力(4)音乐能力(5)身体运动智力(6)人际智力(7)内省智力 P139
15. 美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智力结构论。他认为智力活动可以区分3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三维机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