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一是提出以公正观发展为主线的德育发展阶段理论;二是建构了较为科学的道德发展观,提出智力与道德判断力关系的一般观点;三是通过实验建立了崭新的学校德育模式。
(2)体谅模式
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该理论的特征有:
①坚持性善论,主张德育必须以儿童为中心
②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德育的关键是人的潜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③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
④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倡导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体谅模式的特色在于: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一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反应;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一社会问题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它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讲座或角色扮演的主题。
(3)社会模仿模式、 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由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在德育上,该模式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既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也能主动地解释并作用于情境。社会学习论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在吸收其他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了行为主义,使之对人的道德行为作出更合理的阐释,对德育工作有很大意义;系统论述了示范榜样对道德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影响道德行为的各种形式和途径;把环境的示范和个体的发展与认知调节机制的互动表达出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